Copyright © 2025 Decroplus
一個設計得好嘅衣櫃,唔單止令空間整齊,仲可以大大提升你每日揀衫、執衫嘅效率。但好多時大家裝修做衣櫃,都只係諗住「做到頂、多啲層板」,結果實際用落先發現掛衫唔夠、摺衫太深、抽屜開得唔順手,最後變返雜物堆。其實衣櫃內部設計有黃金比例可依,只要根據生活習慣、衣物類型同使用頻率去安排,就可以做到真正實用又順手嘅收納空間。今次就同你逐區分析,掛衫、摺衫、抽屜、雜物位點樣分先最啱用。
掛衫區:分長短掛,預留活動空間最重要
掛衫區係最容易「唔夠用」嘅位置,建議分為短掛區(恤衫、T恤、外套)同長掛區(連身裙、大褸)。尺寸參考如下:
可考慮加裝升降掛衣桿,尤其係高身衣櫃,方便矮個子或長者使用。
摺衫區:層板深度+高度決定易唔易拎
摺衫收納啱用嚟放T恤、毛衣、家居服等。太高太深會令底層衣物難攞,建議:
如衣物較多,可加設活動層板/抽拉層板,方便調整高度或拉出使用。
抽屜區:細件物收納王,數量與尺寸要規劃
抽屜用嚟放貼身衣物、襪子、配件、小手袋等,設計要考慮打開方便、內部分隔實用:
若空間夠,可以加一層半身深抽屜放冷帽、圍巾、腰帶等「唔知放邊」嘅雜物。
雜項收納區:大袋、換季衫、床品要有位擺
衣櫃唔止收衫,仲要應付換季衫、大袋、行李箱、床單被鋪等體積大/使用頻率低嘅物品。建議:
如空間容許,可考慮加設隱藏燈帶,提升視野與取物便利度。
理想比例建議:衣櫃黃金內部分配公式
以標準單門櫃為例(高220cm × 闊60cm × 深55cm):
呢個比例可因應個人衣物類型微調,但**記住「以實際用途為本」**先係最實用。
衣櫃唔止係櫃,係你每日生活節奏的延伸
衣櫃內部設計做好咗,你每日出門、換衫、摺衫就會變得順暢自然,少咗煩躁,多咗效率。唔同人有唔同習慣,最理想嘅設計就係可以貼住你嘅生活方式走。建議搵設計師一齊討論時,攞出你現有嘅衣物類別、數量、收納習慣,一齊度身訂造屬於你嘅收納節奏。